主页 > 服装巧智慧特色榜单网

日本飞鸟时代历史服装……武士?

100 2024-06-29 04:12

一、日本飞鸟时代历史服装……武士?

这个图就是飞鸟时代(公园600年左右)的日本武士的造型,跟汉朝~隋朝的造型差不多的

二、日本祭祀服装?

【祭祀文化】日本神道教的祭祀服装

  与中国的道教有自己神职人员专门的宗教服装相似,日本现代社会的神道教从社会开始稳定,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的江户时代起就逐步确立了自己宗教的神职服装,或者更确切的说这是一种神道教的神社、神宫在祭祀时专用的职业服装。这种专门的神职服装最初来自于日本平安时代古代宫廷祭祀时专用的斋服,以后经过与平安时代其他服装的融合改进,成为今天专门的神道教祭祀服装。

  比如,现在常见的斋服是举行一般祭礼活动时穿用的服装,称之为“水干”,在平安时代以后曾经是武家及一部分公家的日常服装,到了近代社会演变成为和服礼服中的一种。为了表示洁净无瑕,斋服的袍服选用无文白绢作为布料;下身穿裙裤,也叫裙袴,为日本平安时代的差裤;头戴的冠为不分身份等级的远文冠;脚穿黑包头的“官靴”,手执一尺长的笏板。

  穿水干时,有的要将后裾塞入裙袴之中,类似于穿西装时一定要将衬衣塞入到西装裤的道理一样;但按照高仓流的穿法,男女穿水干时的后裾是不需要塞入袴中的。现在,常见日本女性神职人员也穿着没有菊缀的水干,所穿着的方法与男性神职人员大体上相同。

  斋服中还有一种净衣,经常看见女性神职人员,也叫“神女”穿着,是举行神道教小祭时穿用的服装。另外,一些神道教的神社有色狩衣和小祭装束也都可以穿用,不过规定要求在清净的场合必须穿着纯白的净衣。扎袖的带子选用不分身份的白绳,裙裤为差裤,配以与远文冠不同的高帽。

  在一些神社、神宫正式的祭奠仪式和舞蹈上,神女身着浅花白上衣,类似于百褶裙行灯式的大红灯笼裙裤,也称绯裤,有的神女的头上,或者以红布缠住发辫,或者头系红布带,或者头戴华丽的头饰,不一而论;脚上则穿白布袜、用皮革、棉布制作的红带平底的木屐。

  另外,还有一种“格衣”,是在神事和典礼时常穿用的服装,在建筑工地开工前的地镇祭时也常使用。格衣是直垂上衣,两胁相缝,外褂(羽织)有装饰用的菊缀结,胸扣要使用胸纽系起来,胁部的缝合处要使用叫做“千鸟挂”的针脚花式,褂底的褶皱要确保穿用者的行动方便。

  而扎袖的袖露部分,虽然原则上应遵循古例使用“笼括”,但实际上大多采用与狩衣相同的式样。头戴与净衣相同的高帽。最后,神官在做祭礼时还有一种“直垂”,有小圆领和开胸两种,这种浅灰、浅绿、浅褐、浅紫的神社礼服在神社的重大活动时经常可以见到,而且男女皆可以穿。穿这种隆重的斋服礼服时一定要配以肃穆庄严的高帽。

三、世界服装历史?

纵观世界服装的发展史,之所以有中外服装那么大的区别和两地不同的文化和穿着观念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

从服装的穿着看,中国人讲究仪表的修饰,西方人崇尚显露人体的美;中国人的服装行为注重自我调节,所以比较保守,少变化,而西方人的服饰行为注重自我表演,所以比较开放,多变革;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

服装的制作工艺上的不同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式服装结构是整片式平面型的,重视二维空间效果,不强调服装与人体各部位保持一致,更不注重用服装表现人体曲线,服装平直宽松,采用平面裁剪法。西式服装结构是分割式立体型的,强调三维空间效果,在结构上以立体裁剪为主,注重试缝、修订和补正,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和体,突出人体曲线美。

其次是中式服装的制作是静态的,西式服装制作是动态的。传统的中式服装的剪裁都是放在案板上进行的,衣片的衣缝均以直线为主,所以衣缝线条等均是用粉线团弹出来的,在衣片中间也不做任何收省或分割组合,衣片是整片的很少有附件或配件。即使有少量的衣袋等附件,也是采用盖贴的形式帖缝上去的。衣片缝合时也只是两块衣片上下对叠后沿边缝合即可,根本不需要有试样或修正过程,所以是一种静态式的制作过程。成衣后造型方正、整齐,穿在身上成为一种人体的偶像或礼仪习俗的象征。这种静态制作服装的形成,完全是和中式服装平面型结构有关,也和我国的民族性格喜静不喜动有关。

四、日本历史来源?

日本列岛最早在20万年前出现人类,已知最早的日本人类化石可追溯到约3万年前。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1. 日本的起源(---5世纪)

日本距离大陆非常近,近到足以从伟大的中国文明吸取益处;也可以说日本离大陆非常远,远到可以随意的选择和拒绝。

人种方面,日本人属于东北亚移民过来的蒙古人一支,与岛上的虾夷人(日本土著)和南部的马来人,波利尼西亚人(太平洋上的原始人种),共同促成了日本人的祖先。

1世纪末,邪马台氏族打败了其他氏族,建立了一个松弛的政治宗教霸权,首领是天皇,其氏族的神成为全日本名族之神。邪马台后,又出现了3-6世纪的大和朝廷时代,以古坟墓和借助神权的统治著称。

2. “大化革新”向中国学习(6-11世纪)

6世纪,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佛教也同时由朝鲜传人日本,大量的“留中”人员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促成了日本的“大化革新”(开始于645年),他们试图按照中国唐朝的模板将日本变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包括地区划分,土地分配等。

先后在奈良和京都,以长安为模板建立了新都。著名小说《源氏物语》中,描绘了当时的肉欲的社会。预示着当封建时期的到来,政权从帝国朝廷转移到强有力的乡村武士手中。

3. 地方“大名”崛起(12-16世纪)

到了12世纪,由于地方权贵拥有的土地的免税制度,他们不断扩大自己的土地(抢原住民虾夷人的土地),到了12世纪末,纳税的土地只占全国的10%,地方权力被拥有免税权的农村贵族掌握(大地主,大名)

反对虾夷人的战争中,地方贵族和他们的武士们成为主力。武士和地方贵族之间 以武士道精神紧密连接。

到了16世纪初,日本的“大名”已经几百个,都企图统治全日本。

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大名们统治时期,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海港,寺庙所在地,城镇纷纷出现。海上贸易更是发展起来,遍布整个东南亚(倭寇)。

4. 德川家康(17-19世纪)

如果任由大名们大发展,日本很有可能步西欧国家的后尘,形成一个拥有海外殖民的统一名族国家,但是,17世纪开始,日本却退回到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步。

这一转变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对东南亚海域的入侵,阻止了日本的自然扩张。西方的海上军事能力和传教士对本土文化的影响,让日本人感到惊恐。导致其闭关锁国政策持续了233年(1635-1868)。先是强迫传教士离境,强迫信徒改信仰,后来是所有外国人必须离境,禁止日本人出国,违者处以死刑。

表面上好像是被避免与西方势力接触,实际上也是维持内部统治的需要:

丰臣秀吉死后,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东京地区)建立幕府,并逐渐完成了日本的再次统一,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由地方权力过大,使德川家康掌握了政权后,逐步削弱地方势力。

长期的地方藩据,使得各地方藩据政权已经有了很强的军事和政治实力。针对这种情况,德川家康积极运用策略拉拢对自己有利的派别,而对原来丰臣的旧部和其他异己进行了大力地削弱,然后又通过政治手段限制了其他藩据的势力,如下令一藩只能修建一座城池等,大大加强了中央幕府的权力。

地方势力为了抵制德川幕府的打击,纷纷向西方发达国家寻求军事帮助,与西方密切交流。与此同时,天主教传入日本,这对信奉佛教的德川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于是在巩固统治的同时,德川幕府开始锁国政策,仅长崎一地因与中国和荷兰有历史渊源而允许对外开放。

为了加强统治,德川家康甚至引入了中国儒家学说和制度,划分社会阶层,强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尊卑次序。

5. 近代日本(20-21世纪)

1853年“黑船事件”,国门重新被西方国家打开

西方的入侵促使德川幕府倒台危机,反对德川幕府的氏族(尤其是萨长氏族)利用了人民排外的情绪成功推翻了德川幕府,为启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

萨长朱氏族取代德川幕府,并以新的明治天皇名义控制了全国。进行全方面的改革。

1890-1940,军国主义席卷日,开始对朝鲜,中国,俄国的入侵,并在1905年打败了俄国,成为第一个亚洲国家战胜欧洲帝国的先例,是历史的里程碑。

五、日本历史名?

我国汉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因为日本第一次到达大陆,拜见汉武帝时,太矮了,所以,汉武帝御赐“倭人”这一称呼。

唐朝时期被称为扶桑国,中国古代传说东方有个地方叫扶桑,那里有一种传说中的神木,叫扶桑树,太阳就从那上面升起来的。 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日本正好在中国东边,所以,当时的人们就认为日本是扶桑国了。

到了明朝,日本浪人勾结中国的海盗,对中国沿海地域进行侵略和掠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所以当时的中国人将这些浪人称之为“倭寇”。“倭寇”的称谓一直延续到近代。

六、日本发展历史?

日本的发展历史真正有历史记录的时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古代时期。

古代时期:

-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7世纪:日本在此期间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模仿和融合。

-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日本在此时期出现了强大的皇权政治体制和朝廷文化,同时也出现了武士阶层的兴起。

- 鎌倉时代(1185年-1333年):这一时期日本出现了幕府政府,实际掌握国家的权力,武士阶层也得以发展和壮大。

- 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幕府政权的衰落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混乱,但也为日本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土壤。

近代时期:

- 战国时代(1568年-1600年):各个地方的大名争夺权力,国家处于战乱的状态。

- 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德川幕府上台,实行封闭政策,推行了约束各大名的政策,同时也注重农业、手工业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 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革,废除了幕府制度,实行了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

- 日本帝国时期(1868年-1947年):日本开始主动参与世界事务,迅速工业化和军国主义崛起,加强了对亚洲其他国家的侵略和殖民。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战后接受盟军的监管和改革,迅速恢复经济和社会重建,并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总体来说,日本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古代文化的借鉴、政治制度的演变到近代化的转型,塑造了日本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和现代社会。

七、日本历史简史?

《日本简史》从通史的角度论述日本从古时期直到今天的历史演变过程。以统治主体为主线,将整个日本通史分为贵族统治的古代、武士执政的中世、军人主导的近代、官僚掌权的现代。

采用中外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日本史研究的新史料、新方法、新观点。

八、日本历史翻译?

约1世纪、日本各地には100あまりの小さな国があったが(その中の何カ国が前汉と外交関系を结んだ)、その后次第に统一されてきた。

4世纪に入り、関西地方で比较的大きい国家が形成され、最后にこれらの国をまとめたのは现在の天皇一族の先祖だったと言い伝えられている。当时の日本の境域は本州西部、九州北部と四国であった。

そして、长い年月が経ち、ようやく统一した形の国家ができたのであって、日本国诞生の确実年代はいまさら确定できていない。

九、日本男排历史?

日本男排凭借快攻雄踞亚洲排坛,他们曾6次夺得亚洲排球锦标赛冠军。最让日本男排值得称道的是,是他们在1972年奥运会上夺得的金牌。在此之前的1964年和1968年奥运会上,他们分别获得铜牌和银牌,实现了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

十、日本历史简介?

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在约3万4千年前,从日本列岛华北地区传来被称呼为小刀型石器的石器,在列岛全区被广泛的使用,但在约2万年前由西伯利亚过来新的称呼为细石刀片的石器主要在东日本传开。

伴随着从东亚迁入日本的渡来人,日本在弥生时代初期出现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同时一些如奴国等的小国也开始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

587年,豪族苏我氏的头目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又在592年暗杀崇峻天皇、立女皇推古天皇为帝,圣德太子摄政,日本进入飞鸟时代。

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大和政权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平安时代末期,出现以东国为势力范围的源氏和以西国为势力范围的平氏两个庞大的武家势力。平氏被赶出京都,将朝廷迁往福原京,之后于1185年在坛之浦之战中彻底覆灭。

1192年,武家首领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创建镰仓幕府,并展开幕府统治,开始日本600多年的幕府时代。

1867年末代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迫于情势主动大政奉还,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正式成立,江户时代结束。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互相宣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1895年2月,清军溃败,清廷被迫派李鸿章代表清廷向日本求和,并以战败国身份在日本威逼下签订了条件苛刻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日本于1910年并大韩帝国入版图,是为日韩合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向协约国,向同盟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殖民地。1914年9月,日本向德国宣战,发动青岛战役,11月攻占青岛。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东北,扶植傀儡国家满洲国;再于1932年,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1941年12月,日军偷袭夏威夷的美军基地珍珠港,并正式向美国、英国和荷兰宣战,同时开始进军东南亚等太平洋地区。

从1945年9月2日战败到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期间,日本被盟军军事占领,由美军为首的驻日盟军司令部(GHQ)统治,实行财阀解体政策,对垄断资本进行大规模重组;日本除了失去所有属地,也暂时被迫移交小笠原诸岛与琉球(原冲绳县)予美国军政管理。

进入21世纪初期,日本经济透过往新兴市场出口出现小波段复苏的伊邪那美景气,但是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海啸,索尼和丰田等指针性大企业纷纷出现巨大亏损。